2023年10月30-31日,“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省级虚拟教研室第四次会议暨专家报告会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邵逸夫科学馆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浙江大学bte365官网真正的网站主办,虚拟教研室各成员高校实体教研室及相关高校共有近70位嘉宾与教师参加了会议。
10月30日下午的会议由浙江大学信电学院副院长史治国教授主持,虚拟教研室带头人浙江大学信电学院院长陈红胜教授、浙江大学本科生院教务处副处长韩魏教授分别致辞;邀请国家级教学名师、浙江大学马建青教授作了题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典型案例剖析与应对思路”的报告;西安理工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负责人余宁梅教授作了题为“需求导向产教融合视角下电子科学与技术一流专业建设和实践”的报告;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学院副院长刘蕾蕾教授作了题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为例”的报告;贵州大学电子科学系主任肖清泉教授作了题为“贵州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一流专业建设进展”的报告;兰州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主任汪再兴副教授作了题为“兰州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报告。
与会教师交流了各校在专业建设各方面的工作和经验,包括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优化改进、课程内容优化、建立各课程群共享教学资源库、一流课程建设、课程过程评价、课程团队与科研团队融合、师资伍队建设;知识链与产业链融合、产教融合的校内外实践育人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经验。
10月31日上午会议由浙江大学信电学院教育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杨冬晓教授主持,特邀国家级教学名师电子科技大学杨建宇教授作了题为“通关式科研项目与案例化核心课程相融合的工科卓越人才培养”的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武俊杰教授作了题为“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下)课程‘信号与系统’建设”的报告。两位教授介绍了面向新工科教学方面的经验,包括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成果为导向,尝试研究型的教、研究性的学、挑战性的学、创新性的学等做法,特别介绍了“信号与系统”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经验,包括如何更好地通过通关式科研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会议还就虚拟教研室深入开展工作进行了讨论,包括信号与系统等课程的教研合作、暑期实验课程的合作与学生跨校交流、虚拟教研室网站优化及其用于优质资源共享的合作内容和方式等进行了探讨,约定了初步协作方案。
本次会议是疫情结束后的第一次线下会议,通过各校教师面对面地深入交流,形成了若干共识与虚拟教研室后续建设的路径图。